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邕城乡村振兴论坛为“美丽南宁”乡村建设活动出谋献策 南宁云—南宁日报讯(记者何任朗)8年来,我市“美丽南宁”乡村建设活动全域推进、提质升级,乡村建设内涵不断丰富,一个环境优美、功能完善、交通便利、安全有序、生活舒适的美好家园正逐步呈现在市民面前。 成绩来之不易。截至今年11月26日,全市421个贫困村已全部摘帽。“美丽南宁”乡村建设有力推动南宁市与全国、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全市农民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。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拉开、蓝图正在绘就。为续写首府乡村振兴新蓝图,我市专家学者、乡村建设者在近日举行的邕城乡村振兴论坛上积极建言献策,为农业农村新发展勇于担当、敢于作为。 乡村建设规划先行 政策保障新蓝图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,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,必须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。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,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 乡村建设规划是先导。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规划一分院院长、正高级经济师程力表示,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,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、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、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、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。乡村建设有了法定依据,就解决了村域现状问题,明确了发展定位、服务对象,村庄规划才能够切实落地,持续开展经营管护工作。 乡村建设有了规划先导,还要有政策保障。南宁市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、副研究员蒋秋谨表示,近两年,国家在各个层面共同发力,相关政策层出不穷,不遗余力地支持乡村发展,推动乡村建设。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,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力给予了有力的保障。 拓展建设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 8年来,在“美丽南宁”乡村建设活动的直接和间接撬动下,我市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,全方位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、打造综合示范村和示范区(带),实现乡村环境提质升级、产村融合发展与群众增收,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,首府南宁乡村综合竞争力、发展潜力得到全面提升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。 中共南宁市武鸣区委副书记吴秀红表示,经过8年的“美丽南宁”乡村建设,武鸣区构建起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体系,农村人居环境更加整洁;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;全面完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,农村的生活更加便捷;成功打造“武鸣沃柑”品牌,带动农业产业发展,农村的生活更加富裕……下一步,武鸣区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推动农业大发展、农村大变化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,优先发展农业农村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,明年“三农”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。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副教授黄万求表示,大量“中间村”的存在反映了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。建议下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,尤其要把“中间村”作为推进重点,精准施策,针对“中间村”的特点制定出台专门扶持政策,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继续拓展“美丽南宁”乡村建设成果。 激活人才振兴 提升文明风貌 美丽乡村建设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。良庆区那陈镇濑岽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冬季表示,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,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提升党组织素质和能力,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措施落地生根。乡村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乡村没有人才,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行,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,有了人才,乡村才有活力。因此,乡村建设要以人才为支撑,让基层队伍壮大起来。 做优传统产业,以科技创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。广西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民表示,近几年来,公司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,带动5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。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首位,紧抓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,走产学研结合之路。同时,公司着力培养适合广西乃至全国的现代桑蚕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,搭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,以人才科技支撑助推桑蚕产业持续创新。 乡村文化繁荣发展,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。南宁日报资深记者李绿江表示,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,除了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发展的战略推动力,还需要时刻拥有自觉的“人文思考”。而且,后者也同样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种“人文思考”的核心价值,就是以人为本。 |